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斜杠”法院青年:在多面手与内行人中探寻出路
  发布时间:2022-02-24 17:21:29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自身职业规划是困扰许多青年法官助理的问题。在入职初期,面对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的脱节,自我意愿与组织安排之间的矛盾,现代科技与传统工作方法的碰撞,要摒弃毫不思索的“躺平”,努力拨开迷雾找到自己的方向,不仅需要积极的人生追求,还需要不断提升驾驭时间的本领,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和平法院立案庭的樊迪,通过撰写调研,将自己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抽离出来,不仅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实用招法,更在其中收获了成就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职业方向。


我们都是“斜杠”法院人


2021年末,收案件数超过2万大关,当日质效平台显示立案偏离度保持在平稳态势。我把数据导出发送给领导,提示日均收案数值的变化情况。转身打开左侧笔记本电脑做全国移动微法院的测试演练,微信群消息提醒“叮叮铛铛”,快速爬楼浏览完毕。等待页面刷新的过程中,打开内网WPS整理刚刚结束的支部交流研讨文稿。

我是立案庭的内勤/法官助理/党务内勤/社区法苑联络人,用时新的话说,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斜杠”法院人,即拥有多重身份的法院工作者。和我一样的法官助理挺多,身兼数职,稀松平常,只是在这身兼数职中,还需多多练就自己的时间“折叠术”。


平衡日常工作与调研写作


日常工作与调研写作,对法官助理来说都非常重要。来院三年,我从一开始被领导催着写,到现在主动带着小伙伴一起写,在这过程中,“量变”带来的些微“质变”,让我对调研有了更多思考。

调研本身是为了研究和解决司法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我会利用碎片时间收集调研素材,一边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一边留意有价值的素材信息。在撰写我院“分调裁审”方案的过程中,我融入调研思维,思考哪个方面有争议、有短板、有亮点,下班时间将自己所收集的各地、各院诉与非诉机制衔接的做法作为调研方向并整合为调研素材。接下来,我抽出下班后或休息日的整块时间,搭建整体框架,细化至三级标题,突出体现段落创新点,然后逐渐丰富完善文章内容,完成了《构建人民法院“诉”与“非诉”衔接的智治模式——以建立紧密型的法院附设调解平台机制为视角》的调研文章。


提高法律检索成功率


作为法官助理要善用各种检索库,为复杂案件提供类案文书或相关法条依据,检索的过程也是法律知识不断吸收和内化的过程。

我常用的检索库有以下几个:法信跨库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法信类案检索、天津裁判文书库、中国法律数字图书馆(知网)、北大法宝。这几个检索库各显神通,依托天津裁判文书库的文书集成功能,我习惯于在库中搜索上级法院的类案判决,对有用的关联案件信息可以直接通过裁判文书摘取出来。检索出的内容是否有用,关键词的选择至关重要。法信类推提供了统计口径逐级缩小的检索方式,可以根据案件的争议焦点进行类案检索。在案例检索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到优秀裁判文书的格式范本和精确表达,提升自己撰写文书的水平。


“智慧”审判yyds


在参加高院、最高院的各种演练工作过程中,我有机会首先尝试了智慧法院建设的成果,也从技术小白逐渐“上了道”,未来法院审判工作模式也呈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

当下趋势,信息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我们要跟上智慧法院建设并勇于尝试建设成果,助推自身审判工作。疫情加速了“云上开庭”的常态化,新《民事诉讼法》修订后,通过天津移动微法院-掌上法庭,便可依法进行线上文书送达,还有多方视频、笔录网签、外网阅卷等功能。希望大家多多尝试,说不准就真的爱上了。


不确定下努力创造“确定”


我是90后的法官助理。我们年轻、充满活力,我们或许不愿默守陈规,有着奇思妙想。一周五天连续穿着制服往返于两点一线逐渐成为了越来越多法院小伙伴的生活方式,成为法官之后还会更加忙碌。但假设退回人生的十字路口再选一次,我的选择还是“你”。几年过去,法院工作让我看到了万象人间的一角,似乎人们把最不开心、最痛苦的情绪都留在了法院。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时的辛苦能让我们更踏实、坚定、自信。在困惑迷茫中,我们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让未来的选择不再那么慌张。

如果你内心也确信了自身的职业道路,不妨逆流而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未来的不确定,拥有更多的确定!


论文获奖情况:

*樊迪、易士琦、刘欣撰写的《构建人民法院“诉”与“非诉”衔接的智治模式——以建立紧密型的法院附设调解平台及机制为视角》获“天大.中国司法论坛”理论研讨会征文一等奖

*樊迪撰写的《“枫桥式”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模式研究——以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嵌入”基层综合治理网格为视角》获第十六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三等奖

*樊迪、易士琦撰写的《构设京津冀地区金融类纠纷跨区域调解模式——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为视角》获第四届京津冀司法论坛征文三等奖、第十六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三等奖




 
责任编辑:和法编辑